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
信息技术二类
(2014年版)
一、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
专业综合卷满分为350分,考试时间为150分钟。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:
电工基础约占32%(约112分)
电子技术基础约占32%(约113分)
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约占26%(约91分)
物理约占10%(约34分)
二、试卷结构
1.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
(1)单项选择题(单项选择,共25个小题,每道小题4分,共100分):
物理(第1~3题)电工基础(第4~12题)
电子技术(第13~17题)单片机技术(18~25题)
(2)判断题(共25个小题,每道小题2分,共50分):
物理(第26~27题)电工基础(第28~37题)
电子技术(第38~44题)单片机技术(第45~50题)
(3)填空题(25道小题,每道小题4分,共100分):
物理(第51~52题)电工基础(第53~56题)
电子技术(第57~67题)单片机技术(第68~75题)
(3)分析计算题(4道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40分):
物理(第76题)电工基础(第77题)
电子技术(第78、79题)
(4)综合题(4道小题,每小题15分,共60分):
电工基础(第80、81题)电子技术(第82题)
单片机技术(第83题)
2.试卷难易比例
容易题占40%较易题占30%
中等难度题占20%较难题占10%
三、考试要求程度说明
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,在“要求”中用字母A、B、C、D标出,A、B、C、D的含义如下:
A.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、大意,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;
B.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,能在分析、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;
C.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在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;
D.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在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、灵活地运用。
四、考试范围及要求
【电工基础】
1.《电工基础》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约占32%。
2.参考教材:
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沈林主编《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(第2版)》。
3.考试范围说明
内容 知识要点 要求
电的基本知识 电的产生和发电方式 A
直流电与交流电 C
电的传输方式 B
安全用电常识 触电种类和形式 C
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和制度措施 D
触电的急救措施 B
电路基础 电路组成及三种状态、电路图 B
电阻 电阻的概念 B
常用电阻器的种类、标称系列和标示法 B
电阻器的串联 D
电阻器的并联 D
基本技能 用万用表测电阻值 D
通过标示识读电阻器 D
电流 电流的基础知识 B
基本技能 用电流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流 D
电压 电压的基本概念 B
基本技能 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压 D
电动势和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
全电路欧姆定律 D
断路和短路 B
电池的联结 B
电位 电位的含义、零电位点的规定 B
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方法 D
惠斯通电桥 C
电阻混联电路 C
电能和电功率 电能 A
电功率概念 B
电源向负载输出最大功率 C
焦耳定律 B
基本技能 兆欧表的使用 C
导线线头的连接 D
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、节点、回路的概念 C
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C
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分析具有3条支路的直流电路 D
戴维宁定理 二端网络与有源二端网络 A
戴维宁定理分析两个网孔直流电路的步骤 B
电源变换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B
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电容器的常见标示 C
电容器的结构、电容的概念、决定平行板电容器
电容量大小的因素 D
电容器的连接 电容器串、并联的特点及安全电压的计算、电解电容器的选用 C
电容充、放电 电容器的充、放电时电流电压的变化 B
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电场能的计算 A
基本技能 用指针式万用表对电容器的质量进行检测 D
电流的磁效应 磁极、磁场及磁感应线的概念 A
电流产生的磁场及安培定则 C
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、磁通、磁导率、磁场强度概念和定义式 B
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计算与电磁力方向判定(左手定则) D
电流表、扬声器、电磁继电器及直流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A
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A
磁路的基本概念 磁路、磁动势、磁阻概念 A
磁路的欧姆定律、全电流定律 B
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及感生电流产生的条件 B
感应电流的方向 用楞次定律、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D
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、感生电动势计算 D
自感现象 线圈及电感、自感现象、自感电动势的大小、磁场能量的概念 A
自感现象应用与日光灯电路 B
互感现象 互感现象、互感电动势 A
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同名端的概念、同名端的标识 B
同名端的判定方法 A
涡流和磁屏蔽 涡流现象及应用、磁屏蔽 A
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及其表达式 A
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最大值和有效值、周期和频率、相位和相位差概念 C
交流电的表示法 解析式、波形图、矢量图 C
纯电阻电路 电流与电压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纯电感电路 感抗的概念 B
电流与电压的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纯电容电路 容抗的概念 A
电流与电压的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电阻、电感、电容的串联电路 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、大小关系(阻抗三角形、电压三角形)、串联电路的性质 C
串联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,串联谐振的特点及其应用 C
交流电路的功率 瞬时功率、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的概念 A
功率因数的含义,RLC串联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 B
功率因数提高意义和方法 A
基本技能 配电线路板的安装及在暗线管中穿入导线的方法 D
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、三相电源的连接,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B
三相负载的连接 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C
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计算 C
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对称负载总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视在功率的计算 D
基本技能 三相负载(灯泡)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D
变压器 变压器的构造与种类 A
变压器交流电压、电流、阻抗变换原理 C
变压器的功率与效率,常用变压器 A
基本技能 钳形电流表的使用 B
单相异步电动机 单相电动机的结构特点、分类及应用 A
低压电器 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和作用 B
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A
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C
基本技能 选用、安装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所需的常用低压电器 B
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和正反转控制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C
【电子技术基础】
1.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和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共约占32%。
2.参考教材:
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张建如主编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(第2版)》。
3.考试范围和要求
内容 知识要点 要求
半导体的
主要特性 半导体的概念、特性 A
P型、N型半导体 A
PN结的特性 C
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符号、分类 D
二极管的型号命名、主要参数 B
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B
二极管的简易测量 D
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、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构成和基本原理 D
波形及分析计算 C
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C
电感、复式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A
特种二极
管及应用 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 C
发光二极管的特性、识别与质量判别 B
光电二极管的特性、识别与质量判别 B
晶体三极管 三极管的结构、分类、符号、特点 B
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B
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B
三极管的各工作状态的条件、判断 C
三极管器件手册的使用和主要参数 B
三极管的管脚识别与质量判别 D
三极管基
本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B
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C
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C
放大电路
的分析方法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B
估算分析法Q点,Av、ri、ro的估算 D
图解分析法 A
波形的失真与消除 B
工作点稳定
的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 A
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C
集-基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B
多级放大器 四种耦合方式及特点 B
阻容耦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B
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A
场效应管
放大电路 MOS场效应管的结构、原理、分类和主要参数 A
结型场效应的符号、分类 A
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构成 A
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元件作用 A
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功放的基本要求 B
功放的分类 A
双电源互补对
称电路OCL OCL功放电路的基本结构、工作原理 B
OC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C
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 B
单电源互补对
称电路OTL OTL功放电路的基本电路、工作原理 B
OT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C
OTL功放电路典型电路分析 C
采用复合管构成的OTL功放 A
集成运放的
基本单元电路 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 A
电流源的基本原理 A
差分放大器抑制零漂的原理及几种联接方式 A
集成运放介绍 集成运放的符号与主要引脚 A
集成运放的种类与主要参数 A
集成运放的应用 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 C
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形式(反相放大、同相放大、差分放大) C
信号运算电路(加法器、减法器、反相器、电压跟随器) D
正弦波振荡
器基本知识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 B
自激振荡的过程与条件 A
RC振荡器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B
RC桥式振荡器 B
LC振荡器 变压器耦合LC振荡器的种类与频率计算 B
三点式LC振荡器的种类 C
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点 A
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种类 A
稳压管并联
型稳压电路 电路组成和稳压原理 B
三极管串联
型稳压电源 电路组成 B
稳压原理 B
输出电压的调节与计算 C
集成稳压源 78、79系列三端固定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 C
三端可调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 B
示波器的使用 通用示波器的主要用途、组成 A
X增益、Y增益、通道切换、触发等旋钮的操作方法。
掌握探头的正确使用方法 D
交流电压峰峰值、信号周期频率的测量方法 D
数字电路概述 数字电路的特点 A
脉冲与数字信号 B
RC电路的应用 RC微分电路 B
RC积分电路 B
数制与码制 数制 C
码制 B
逻辑门电路基础 基本逻辑门 C
复合逻辑门 C
TTL集成门电路 A
COMS集成门电路 A
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逻辑函数的化简 逻辑代数运算定律 C
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C
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B
组合逻辑电
路的基本知识 基本特点 A
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C
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C
组合逻辑部件的种类 A
编码器 二进制编码器 B
二-十进制编码器 A
译码器 通用译码器 A
译码显示器 C
RS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 B
同步RS触发器 B
触发器的几种
常用触发方式 同步式触发 B
上升沿触发 B
下降沿触发 B
主从触发 B
JK触发器 电路组成和图形符号 B
逻辑功能 C
集成JK触发器 A
D触发器 逻辑电路及符号 B
逻辑功能分析 C
集成D触发器及其应用 B
T触发器 电路组成 A
逻辑功能 B
寄存器 双拍接收式寄存器 B
单拍接收式寄存器 B
计数器 二进制计数器 C
十进制计数器 C
集成计数器 A
多谐振荡器 RC耦合多谐振荡器 B
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B
单稳态触发器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B
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其应用 B
施密特触发器 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B
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A
数模转换 数/模转换原理 B
倒T型电阻网络DAC A
DAC的要参数指标 A
集成DAC介绍 A
模数转换 模数转换原理 B
集成DAC介绍 A
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】
1.《单片机技术及应用》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约占26%。
2.参考教材:
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魏寿明主编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(第2版)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