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四川高职单招网官方网站!
028-66653506
13548062707
考试大纲
姓名
手机
邮箱
学校
考试大纲当前位置:首页>>考试大纲

信息技术二类考试大纲

2019-10-11   点击: 1059
 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
 
  信息技术二类
 
  (2014年版)
 
  一、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
 
  专业综合卷满分为350分,考试时间为150分钟。考试科目及分值比例如下:
 
  电工基础约占32%(约112分)
 
  电子技术基础约占32%(约113分)
 
 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约占26%(约91分)
 
  物理约占10%(约34分)
 
  二、试卷结构
 
  1.考试题型及分值比例
 
  (1)单项选择题(单项选择,共25个小题,每道小题4分,共100分):
 
  物理(第1~3题)电工基础(第4~12题)
 
  电子技术(第13~17题)单片机技术(18~25题)
 
  (2)判断题(共25个小题,每道小题2分,共50分):
 
  物理(第26~27题)电工基础(第28~37题)
 
  电子技术(第38~44题)单片机技术(第45~50题)
 
  (3)填空题(25道小题,每道小题4分,共100分):
 
  物理(第51~52题)电工基础(第53~56题)
 
  电子技术(第57~67题)单片机技术(第68~75题)
 
  (3)分析计算题(4道小题,每小题10分,共40分):
 
  物理(第76题)电工基础(第77题)
 
  电子技术(第78、79题)
 
  (4)综合题(4道小题,每小题15分,共60分):
 
  电工基础(第80、81题)电子技术(第82题)
 
  单片机技术(第83题)
 
  2.试卷难易比例
 
  容易题占40%较易题占30%
 
  中等难度题占20%较难题占10%
 
  三、考试要求程度说明
 
 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,在“要求”中用字母A、B、C、D标出,A、B、C、D的含义如下:
 
  A.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够说出知识的要点、大意,在有关问题中能识别和直接使用;
 
  B.理解所列知识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,能在分析、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运用;
 
  C.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在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灵活运用;
 
  D.重点掌握所列知识的内容,能在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熟练、灵活地运用。
 
  四、考试范围及要求
 
  【电工基础】
 
  1.《电工基础》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约占32%。
 
  2.参考教材:
 
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沈林主编《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(第2版)》。
 
  3.考试范围说明
 
  内容 知识要点 要求
 
  电的基本知识 电的产生和发电方式 A
 
  直流电与交流电 C
 
  电的传输方式 B
 
  安全用电常识 触电种类和形式 C
 
  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和制度措施 D
 
  触电的急救措施 B
 
  电路基础 电路组成及三种状态、电路图 B
 
  电阻 电阻的概念 B
 
  常用电阻器的种类、标称系列和标示法 B
 
  电阻器的串联 D
 
  电阻器的并联 D
 
  基本技能 用万用表测电阻值 D
 
  通过标示识读电阻器 D
 
  电流 电流的基础知识 B
 
  基本技能 用电流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流 D
 
  电压 电压的基本概念 B
 
  基本技能 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测直流电压 D
 
  电动势和欧姆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D
 
  全电路欧姆定律 D
 
  断路和短路 B
 
  电池的联结 B
 
  电位 电位的含义、零电位点的规定 B
 
 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方法 D
 
  惠斯通电桥 C
 
  电阻混联电路 C
 
  电能和电功率 电能 A
 
  电功率概念 B
 
  电源向负载输出最大功率 C
 
  焦耳定律 B
 
  基本技能 兆欧表的使用 C
 
  导线线头的连接 D
 
 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、节点、回路的概念 C
 
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C
 
 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分析具有3条支路的直流电路 D
 
  戴维宁定理 二端网络与有源二端网络 A
 
  戴维宁定理分析两个网孔直流电路的步骤 B
 
  电源变换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B
 
  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电容器的常见标示 C
 
  电容器的结构、电容的概念、决定平行板电容器
 
  电容量大小的因素 D
 
  电容器的连接 电容器串、并联的特点及安全电压的计算、电解电容器的选用 C
 
  电容充、放电 电容器的充、放电时电流电压的变化 B
 
 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 电场能的计算 A
 
  基本技能 用指针式万用表对电容器的质量进行检测 D
 
  电流的磁效应 磁极、磁场及磁感应线的概念 A
 
  电流产生的磁场及安培定则 C
 
 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、磁通、磁导率、磁场强度概念和定义式 B
 
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计算与电磁力方向判定(左手定则) D
 
  电流表、扬声器、电磁继电器及直流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A
 
 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A
 
  磁路的基本概念 磁路、磁动势、磁阻概念 A
 
  磁路的欧姆定律、全电流定律 B
 
  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及感生电流产生的条件 B
 
  感应电流的方向 用楞次定律、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D
 
  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定律、感生电动势计算 D
 
  自感现象 线圈及电感、自感现象、自感电动势的大小、磁场能量的概念 A
 
  自感现象应用与日光灯电路 B
 
  互感现象 互感现象、互感电动势 A
 
 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同名端的概念、同名端的标识 B
 
  同名端的判定方法 A
 
  涡流和磁屏蔽 涡流现象及应用、磁屏蔽 A
 
 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原理及其表达式 A
 
  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 最大值和有效值、周期和频率、相位和相位差概念 C
 
  交流电的表示法 解析式、波形图、矢量图 C
 
  纯电阻电路 电流与电压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 
  纯电感电路 感抗的概念 B
 
 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 
  纯电容电路 容抗的概念 A
 
 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(大小、相位) B
 
  电阻、电感、电容的串联电路 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、大小关系(阻抗三角形、电压三角形)、串联电路的性质 C
 
  串联谐振电路 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,串联谐振的特点及其应用 C
 
  交流电路的功率 瞬时功率、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的概念 A
 
  功率因数的含义,RLC串联电路功率因数的计算 B
 
  功率因数提高意义和方法 A
 
  基本技能 配电线路板的安装及在暗线管中穿入导线的方法 D
 
 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三相正弦交流电动势的产生、三相电源的连接,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B
 
  三相负载的连接 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C
 
  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各相电流和线电流的计算 C
 
  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对称负载总有功功率、无功功率、视在功率的计算 D
 
  基本技能 三相负载(灯泡)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 D
 
  变压器 变压器的构造与种类 A
 
  变压器交流电压、电流、阻抗变换原理 C
 
  变压器的功率与效率,常用变压器 A
 
  基本技能 钳形电流表的使用 B
 
  单相异步电动机 单相电动机的结构特点、分类及应用 A
 
  低压电器 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和作用 B
 
  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A
 
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C
 
  基本技能 选用、安装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所需的常用低压电器 B
 
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和正反转控制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C
 
  【电子技术基础】
 
  1.模拟电子技术部分和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共约占32%。
 
  2.参考教材:
 
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张建如主编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(第2版)》。
 
  3.考试范围和要求
 
  内容 知识要点 要求
 
  半导体的
 
  主要特性 半导体的概念、特性 A
 
  P型、N型半导体 A
 
  PN结的特性 C
 
  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符号、分类 D
 
  二极管的型号命名、主要参数 B
 
 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B
 
  二极管的简易测量 D
 
  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、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构成和基本原理 D
 
  波形及分析计算 C
 
  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C
 
  电感、复式滤波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A
 
  特种二极
 
  管及应用 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 C
 
 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、识别与质量判别 B
 
 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、识别与质量判别 B
 
  晶体三极管 三极管的结构、分类、符号、特点 B
 
 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B
 
 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B
 
  三极管的各工作状态的条件、判断 C
 
  三极管器件手册的使用和主要参数 B
 
  三极管的管脚识别与质量判别 D
 
  三极管基
 
  本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B
 
 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 C
 
 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及特点 C
 
  放大电路
 
  的分析方法 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B
 
  估算分析法Q点,Av、ri、ro的估算 D
 
  图解分析法 A
 
  波形的失真与消除 B
 
  工作点稳定
 
  的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原因 A
 
 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C
 
  集-基偏置放大电路的原理 B
 
  多级放大器 四种耦合方式及特点 B
 
  阻容耦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B
 
  阻容耦合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A
 
  场效应管
 
  放大电路 MOS场效应管的结构、原理、分类和主要参数 A
 
  结型场效应的符号、分类 A
 
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构成 A
 
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元件作用 A
 
 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功放的基本要求 B
 
  功放的分类 A
 
  双电源互补对
 
  称电路OCL OCL功放电路的基本结构、工作原理 B
 
  OC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C
 
  交越失真及其消除方法 B
 
  单电源互补对
 
  称电路OTL OTL功放电路的基本电路、工作原理 B
 
  OTL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C
 
  OTL功放电路典型电路分析 C
 
  采用复合管构成的OTL功放 A
 
  集成运放的
 
  基本单元电路 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 A
 
  电流源的基本原理 A
 
  差分放大器抑制零漂的原理及几种联接方式 A
 
  集成运放介绍 集成运放的符号与主要引脚 A
 
  集成运放的种类与主要参数 A
 
  集成运放的应用 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 C
 
  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形式(反相放大、同相放大、差分放大) C
 
  信号运算电路(加法器、减法器、反相器、电压跟随器) D
 
  正弦波振荡
 
  器基本知识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 B
 
  自激振荡的过程与条件 A
 
  RC振荡器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B
 
  RC桥式振荡器 B
 
  LC振荡器 变压器耦合LC振荡器的种类与频率计算 B
 
  三点式LC振荡器的种类 C
 
  石英晶体振荡器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特点 A
 
 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种类 A
 
  稳压管并联
 
  型稳压电路 电路组成和稳压原理 B
 
  三极管串联
 
  型稳压电源 电路组成 B
 
  稳压原理 B
 
  输出电压的调节与计算 C
 
  集成稳压源 78、79系列三端固定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 C
 
  三端可调稳压器的引脚功能与典型应用电路 B
 
  示波器的使用 通用示波器的主要用途、组成 A
 
  X增益、Y增益、通道切换、触发等旋钮的操作方法。
 
  掌握探头的正确使用方法 D
 
  交流电压峰峰值、信号周期频率的测量方法 D
 
  数字电路概述 数字电路的特点 A
 
  脉冲与数字信号 B
 
  RC电路的应用 RC微分电路 B
 
  RC积分电路 B
 
  数制与码制 数制 C
 
  码制 B
 
  逻辑门电路基础 基本逻辑门 C
 
  复合逻辑门 C
 
  TTL集成门电路 A
 
  COMS集成门电路 A
 
 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逻辑函数的化简 逻辑代数运算定律 C
 
 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C
 
 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B
 
  组合逻辑电
 
  路的基本知识 基本特点 A
 
 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C
 
 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C
 
  组合逻辑部件的种类 A
 
  编码器 二进制编码器 B
 
  二-十进制编码器 A
 
  译码器 通用译码器 A
 
  译码显示器 C
 
  RS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 B
 
  同步RS触发器 B
 
  触发器的几种
 
  常用触发方式 同步式触发 B
 
  上升沿触发 B
 
  下降沿触发 B
 
  主从触发 B
 
  JK触发器 电路组成和图形符号 B
 
  逻辑功能 C
 
  集成JK触发器 A
 
  D触发器 逻辑电路及符号 B
 
  逻辑功能分析 C
 
  集成D触发器及其应用 B
 
  T触发器 电路组成 A
 
  逻辑功能 B
 
  寄存器 双拍接收式寄存器 B
 
  单拍接收式寄存器 B
 
  计数器 二进制计数器 C
 
  十进制计数器 C
 
  集成计数器 A
 
  多谐振荡器 RC耦合多谐振荡器 B
 
  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B
 
  单稳态触发器 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B
 
 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其应用 B
 
  施密特触发器 门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B
 
  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A
 
  数模转换 数/模转换原理 B
 
  倒T型电阻网络DAC A
 
  DAC的要参数指标 A
 
  集成DAC介绍 A
 
  模数转换 模数转换原理 B
 
  集成DAC介绍 A
 
  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】
 
  1.《单片机技术及应用》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约占26%。
 
  2.参考教材:
 
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,魏寿明主编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(第2版)》。
 
  3.考试范围和要求
 
  知识要点 要求
 
  单片机的发展与分类 A
 
  51系列单片机引脚及功能、内部存储器 C
 
  单片机时序(时钟、机器、指令周期关系) C
 
  单片机技术基本概念(数据单位、存储容量和地址,常用数制与码制) B
 
  单片机并行I/O口特点及使用 A
 
  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 A
 
  指针(程序计数器PC、堆栈指针SP、数据指针计数器DPTR) C
 
  状态寄存器(程序状态字PSW) C
 
  单片机4组R0-R7通用寄存器选择 B
 
  计算、存储(累加器A、乘除法专用寄存器B) A
 
  51单片机工作方式 C
 
  数据传送指令(内部数据存储器读取指令) D
 
  程序调用及返回指令(ACALL、LCALL、RET、RETI) C
 
  无条件转移指令(AJMP、LJMP、SJMP、JMP) C
 
  伪指令(ORG、EQU、DB、DW、BIT) B
 
  简单程序编写(内部数据传送,顺序结构、无条件循环结构) D
 
  条件转移指令(JZ、JNZ、CJNE、DJNZ) C
 
  位处理指令 D
 
  循环移动指令 C
 
  单片机分支程序读识(分支结构、有限循环结构) D
 
  条件分支程序编写 B
 
  静态数码管显示与动态数码管扫描显示 A
 
  单片机查表指令(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)MOVC D
 
  外部RAM数据传送指令MOVX D
 
  堆栈指令PUSH B
 
  数据交换指令XCH、XCHD、SWAP B
 
  查表程序读识 C
 
  查表程序编写 B
 
  显示子程序、延时子程序读识 C
 
  延时子程序编写 B
 
  单片机循环程序读识(三重循环) C
 
  单片机循环程序编写(两重循环) B
 
  单片机算术运算指令(ADD、ADDC、SUBB) B
 
  加“1”、减“1”指令 B
 
  乘除、十进制调整指令 A
 
  单片机逻辑运算指令 C
 
  带符号数的表示(原码、反码、补码),BCD码(压缩型BCD码和非压缩型BCD码)、ASCII码 B
 
  51单片机定时器/计数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A
 
  内部定时器/计数器方式寄存器(TMOD)控制原理 C
 
  内部定时器/计数器控制寄存器(TCON)控制原理 B
 
  单片机方定时器工作方式控制字的编写 C
 
  定时器方式0、1、2使用及初始化程序读识及编写 D
 
  状态查询方式工作程序编写 B
 
  51单片机中断的基本概念、中断入口地址及中断服务程序跳转 B
 
  中断优先级与自然优先级 A
 
  中断控制寄存器(CTON、SCON、IE、IP)控制原理 C
 
  中断响应过程、定时器/计数器T0、T1中断的应用编程 B
 
  中断请求的清除与复位 B
 
 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A
 
  串行通信接口工作方式 B
 
  串行通信的控制寄存器SCON和串行通信简单应用编程 B
 
  51单片最小应用系统 B
 
  51单片机扩展芯片寻址方式(线选法和译码法) A
 
  8255内部结构 B
 
  8255引脚功能及控制字编写 C
 
  A/D转换概念及转换方式 A
 
  ADC0809应用基础 B
 
  DAC0832应用基础 B达到如下目标:
 
  1.能够读识单片机基本程序,能熟练使用单片机指令编写常见程序。
 
  2.能够分析简单硬件电路,读识或编写简单初始化程序。
 
  3.对单片机定时、中断有基本了解,能读识和编写相应控制字。
 
  4.熟悉单片机最小化系统,能进行8255并行I/O接口扩展。
 
  5、对单片机实际应用(A/D、D/A转换)有初步了解。
 
  【物理】
 
  1.《物理》考试分值在综合卷中约占10%。
 
  2.参考教材:
 
 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《物理(电工电子类)》,总主编胡炳元,文春帆。
 
 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规划教材《物理》提高版,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。
 
  3.考试范围和要求
 
  内容 知识要点 要求
 
  直线运动 误差 B
 
  有效数字 B
 
  参考系 B
 
  质点 B
 
  路程 B
 
  位移 B
 
  时刻 B
 
  时间 B
 
  平均速度 B
 
  瞬时速度 B
 
  加速度 C
 
  匀变速直线运动 D
 
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C
 
  自由落体速度 C
 
  重力加速度 C
 
  力 C
 
  重力 B
 
  弹力 B
 
  滑动摩擦力 B
 
  静摩擦力 A
 
  力的合成 C
 
  力的分解 C
 
  平行四边形法则 C
 
  标量和矢量 B
 
  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 C
 
  牛顿运
 
  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C
 
  惯性 B
 
  牛顿第二定律 D
 
  质量 A
 
  牛顿第三定律 C
 
  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 C
 
 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B
 
  物体的
 
  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B
 
  力矩 B
 
  力矩的平衡 B
 
  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期运动的周期、频率、线速度、角速度及其关系 C
 
  机械能 B
 
  功率 B
 
  动能 C
 
  动能定理 C
 
  重力势能 B
 
  弹性势能 B
 
  机械能守恒定律 C
 
  动量 动量 C
 
  动量守恒定律 C
 
  机械振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 B
 
  振幅 B
 
  振动的周期、频率及其关系 B
 
  受迫振动 B
 
  共振的概念 A
 
  机械波 机械波 A
 
  横波和纵波 A
 
  波的周期、频率、波长、波速及其关系 B
 
  分子热运动与气体的性质 分子的热运动 A
 
  气体的状态参量及其微观的解释 A
 
  气体的压强和体积、温度的关系 B
 
  温度的测量 A
报考指南| 新闻资讯|热点资讯|最新公告|
Copyright © 2023 四川高职单招网 成都电科支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蜀ICP备15013541号-7
微信
手机网站
http://www.scgzdz.net/EX7n9WptzR.php
在线客服系统
https://w102.ttkefu.com/k/linkurl/?t=7H7CA0